媒体曝料宜信投资美国两家P2P平台Prosper和Avant。对国内投资人来说,通过宜信这个渠道,就多了一个投资海外P2P产品的机会。
海外P2P平台的收益和国内不一样。这东西能不能赚钱呢?看下面分析:
宜信投资的Prosper和Avant究竟是什么鬼?
1号平台:Prosper
宜信投资的两家P2P是Prosper和Avant。Prosper是美国老牌P2P,比LendingClub成立还早,很有名。它的投资收益很透明:官网就给各类信用等级收益。
最低是AA级别的4.38%,最高是HR级别的11.13%,整体式6.81%
上面的是官网贴出来的预期收益率,也就是剔除掉坏账逾期之后投资人最终能落到口袋里的收益率。因为具体投资标的不同,逾期率不同,真实的收益率可能还会有所波动。
上面的收益来源3月份的数据,后来Prosper还经历了一轮加息。
根据Prosper官网最新放出来的文件里面披露了投资人的原始收益率,借款人的原始借款率。有兴趣的可以看看。
当然上面列出的是整体贷款情况;但是宜信作为一家机构投资者,拿到的收益并不一定就是平均的收益。
所以我们再来参考一下Prosper卖给其他机构投资人的贷款是什么价。
Prosper最近的一个资产证券化产品:CHAI 2016-PM1。2016年3月24日发行,花旗帮它整的。
A类资产的收益4.8%,占了大头,B类8.01%和C类12.5%占了小头——这产品可远远没有某些媒体报道的全部12.5%那么的高收益。加权综合收益也就6.2%左右。
2号平台Avant:
这家平台名气没有Prosper那么大,属于后起之秀。
简单介绍一下Avant的特点:我们知道LendingClub和Prosper服务的借款人是信用比价好的人群(平均信用分698)。Avant平台的标准低一点,它服务信用评分稍微低的出借人(平均信用分650)。
因为Avant的客户和两家巨头有差异,市场空间很大,所以它成了这两年规模成长最快的平台。它用38个月就达到了30亿美元的撮合量。
另外Avant不是一家P2P平台,它的资金并不是来自散户投资人。用户上它的网站,只能找到借钱的地方,找不到投资的地方。Avant用自有资金发放贷款,并承担违约风险。同时还有一个“机构市场”专门卖贷款给投资机构。
所以Avant也是卖贷款的老江湖了。Jefferies、J.P. Morgan Chase啥的都买过它的资产。Avant就相当于美国一家只有资产端,没有资金端的网贷平台。
在借款人端,它的利息就要比Prosper高一点。在9.95%-36%之间。
美国P2P白皮书给出的两家平台贷款特征
因为不针对散户投资人开放,Avant平台的投资收益不太好直接查询。暂且参考它的证券化产品。2016年的两个产品收益分别是:
上面看到获得KBRA评级的收益基本在4%到10%之间。评级接近的产品收益率基本也差不多。
我们现在还不知道宜信购买两家平台的贷款具体会采用什么模式来操作;但至少是要比资产证券化后的标准化产品收益更高。
个人猜测,宜信最可能使用的方式是买下未经筛选的打包资产池;如果宜信并不是整体把债权买下,而是分类配置,并且在国内分类出售,那就更有意思了。
投资人怎么买?
宜信最近一直在力推海外资产配置,像投米RA就是一例子。
目前没有公开渠道能证实针对Prosper和Avant的投资怎样导入国内。但宜信产品里早有《宜信财富-全球非银信贷美元基金》这样的东西。
参考它的募集规模和媒体披露出的潜在投资意向。Prosper和Avant的标的最后很可能会通过这个全球非银信贷美元基金落地国内。
因为《全球非银信贷美元基金》是一个私募基金产品,具体的封闭期、预期收益、管理认购费用要看到真正合同才能确认。不过一只小小鸟告诉我,它的管理费是1.5%一年,认购费1%,投资起步16万美元,投资期限是3年+6个月。
人民币贬值背景下的投资机会
到此为止,所有的数据都齐了。
宜信投资海外两个平台的年化收益5%-10%,投资人要承担基金管理1.5%。一次性的认购和汇兑成本大概是1%+0.4%(当然你还要想办法突破年度购汇限额)。
综合下来,这部分投资的年化收益6%左右。
同时还要考虑,宜信的这个基金并不是只投资Prosper和Avant两个平台,还有很多潜在的其他海外非银信贷投资机会。根据选择标的收益情况,基金整体的收益可能更高。
同时,现在也不能确认基金是否会使用资金杠杆放大收益——毕竟固定收益类的基金收取1.5%的管理费——肯定要积极主动管理的。
可以确认的是,这个美元私募基金没有使用汇率锁定结构,未来美元升值带来的收益是属于投资人(风险也由投资人承担)。
如果人民币在未来三年每年贬值5%,那么这项投资大概能拿到11%左右的回报。如果每年贬值10%,就是16%左右。
人民币汇率未来三年的走势只有上帝才知道。
这么看来,汇率波动是影响海外P2P投资收益的极其重要因素。纯粹为了P2P收益而投资这类产品的意义不大;但是如果本来就想买美元,同时又找一种比较稳定的资产进行保值,倒是可以考虑这类机会。
美国P2P投资的风险理论上要比炒美股小一点,变现能力又要比在美国买房好一点;另一方面,它的预期收益比传统的美国债券投资高了那么一点点。
等我有钱了,这个真的值得考虑一下。